明州台灣線上圖書館 點心夏令營大獲好評

 
學生們包的包子小巧可愛。(記者陳曼玲/攝影)
學生們包的包子小巧可愛。(記者陳曼玲/攝影)

明州台灣線上圖書館日前舉辦的2025中式點心藝術夏令營,吸引多位華洋的中小學生參加,學員與家長們紛紛表示,與會者不僅有機會動手做,還能親自嚐到製作後的點心,讓學員成就感滿滿。其中有越南血統的Victoria說,這是她參加過最好玩的夏令營。

學生首日學習水餃、蒸餃、煎餃等不同的名稱,並且品嚐到不一樣烹調方法的口味,讓學生大開眼界。學生們用小巧的手把醒好的柔軟麵皮捏成元寶形狀。吃水餃時,大家似乎都認得出自己包的特別形狀的水餃。

第二天主題為包子,有切碎的木耳混和豬肉做成內餡,桿皮後填入餡料,用手輕輕旋轉封口。學生們都是第一次包包子,卻很有耐心,每個人包了五個包子後還意猶未盡。用蒸鍋蒸好出爐後的包子,圓胖可愛。學生等不及要品嚐。

二年級學生羅力吃過後,還像個美食家評論說,他覺得包子很好吃,但是他更喜歡水餃,他說因為包子裡面的內餡水分讓包子內的麵皮變得濕潤,這是與水餃的不同。

夏令營第三日學做越南春捲,學生們拿刀切小黃瓜、黃椒等蔬菜,加上切片的白煮蛋與生菜一起捲,每個學生有機會製作自己的春捲,並鼓勵學生可以在家幫自己帶午餐盒。

接著學員們還學做蔥油餅,從桿麵到塗油酥、加蔥花,大家按部就班操作,每個人做了五個蔥油餅,並自己用油鍋煎餅。他們也學會用鍋鏟,將煎得金黃的蔥油餅翻面,每個人都覺得很有成就感。

為期五天的夏令營中,除了點心製作之外,美術老師蔡晏翔帶學生繪製點心的卡通人物,做成漫畫故事書與印出來成貼紙,讓學生和家長們留下有趣的回憶。

另外,學生在營會中也學到生活中常用的中文詞彙,並與老師互動說中文。

台灣線上圖書館感謝台灣僑委會贊助,使活動圓滿成功,讓更多人認識台灣點心文化與學習中文。

美術老師教導學生繪製食物的卡通圖案。(記者陳曼玲/攝影)
美術老師教導學生繪製食物的卡通圖案。(記者陳曼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