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ing a person starts from listening to his/her story

I was touched by many true stories shared by people through StoryCorp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whose mission is to connect all people through sharing their stories. During research and writing the news about the recent Live event of StoryCorps in St. Paul, I came across a story that a 10-year-old son talked with his mom about the shooting drill besides fire drill and tornado drill at school (see Note).
The boy said he would like to sacrifice his life for his classmates. His mom felt sad and wanted to persuade her son to consider his young life and come home safe for the sake of family. However, the boy said he understood the mom’s feeling but he has to make a choice for his life.
This boy reminds me of Jesus. I imagined how Mary, Jesus’ earthly mother, felt when sinless Jesus Christ needed to die on the cross for saving the sinners in the world. Jesus Christ came to show the world the love of restoration and reconcilation from God.
Sharing stories brings understanding. Listening to stories brings healing. How about spending some time to listen to your beloved one’s story or a stranger’s story? How about taking a chance to listen to the story Jesus Christ wanted to tell the world thousands years ago through the Bible? And make a choice for your life.
I pray that all our kids’ schools never have the shooting incidents happen again. God, Lord, only You can foresee the big picture for our lives. You know what we are going through and You endure with us to accomplish the bigger goals for our lives in eternity. Oh, Lord, may Your peace rule over our hearts to come through all the struggle and turbulence in this earthly life.
More stories on: https://storycorps.org

I would like to tell you about my passion and vocation…

A current freelance reporter and writer based in MN. Much of my writing is in the areas of spiritual learning, bible study, parenting, education, Sunday School, opinions, interviews, people’s stories, etc.

My work has appeared in the national Chinese newspaper, “World Journal” in USA, and “Chinese Christian Tribune” in Taiwan.

明州「城市探險到台灣」

明州的地標中心(Landmark Center)組織,每年邀請五個國家,在不同的月份個別展覽該國文化與親子活動,讓明州人「在聖保羅市就能環遊世界」。去年該中心與明州台灣同鄉會聯繫,邀請承辦「城市探險到台灣」(Urban Expedition-Taiwan)活動,台灣同鄉會集結明州各個台美人社群,今年初開始籌備,於2016年四月十日下午ㄧ時在聖保羅市區的「地標中心」(Landmark Center)舉辦兩個小時的活動與精彩節目,約有650人參加。

主持人向觀眾介紹台灣的面積只有明州的五分之一,人口有明州的4倍。台灣雖小,但從高山到溫泉、摩天大樓到漁村、從森林到峽谷,是個人文物產豐富的寶島。

會場中懸掛多幅明州台美人藝術家陳秀芳繪製的大型油畫,有廟口、天燈、稻田、夜市等,忠實呈現台灣的各種生活場景。

當天的展示攤位有台灣線上圖書館(Taiwan Online Library)介紹台灣是南島語系的源頭、近代歷史、早期經濟作物與現代工業、科技發展。現場展示台灣製糖的甘蔗、黑糖、米、茶等。民眾可以用稻草、米糠、泥土和水試做早期蓋房子的磚塊。並用多台電腦介紹台灣早期生活的影片。豐富內容吸引許多觀眾駐足觀賞、閱讀。

另有布袋戲人偶製作、台灣名人、名勝的猜謎遊戲,頗受小朋友歡迎。慈濟製作的茶葉蛋、炒米粉、油飯等傳統小吃,洋人接受度頗高。另有商家準備的泡芙、甜點與珍珠奶茶均銷售一空。

第一個表演節目是台美人司徒曉昉,表演客家採茶舞,她從五歲開始學習芭蕾與中國舞蹈,目前是電腦工程師,平日兼唱京劇,多才多藝,並親手縫製當天跳舞的客家服裝。父母來自台灣的趙敏,目前是威撒塔高中(Wayzata High School)11年級生,學舞已有六年,當天與其他女孩一起表演「喜鵲喳喳喳」與「俏花旦」,充滿青春活潑的氣息。

方沛文老師帶領觀眾上台玩鑼鼓、彩帶、舞龍舞獅,播放朱宗慶打擊樂,搭配舞台後方的大型廟口壁畫,帶來台灣節慶的歡鬧氣氛。接著30分鐘長的台灣民間音樂室內樂演奏,由當地台美人音樂家擔綱,表演者有:周惠美、劉德強、林璇文、林奕瑄、鄭仕侃、閔馨瑩、張君綺、鄭如蜜、Michael Chu與Jeesoo Park。演奏歌曲有橄欖樹、望春風、月光光、花樹下、十八姑娘、從前的你、桃花開、四季紅、桃花鄉、月夜愁、牛犁歌,專業的演奏讓觀眾如癡如醉。

根據地標中心的社群節目總監茱蒂‧布魯克斯(Judy Brooks)表示,今年是該中心第12年舉辦城市探險活動,至今有超過60個國家參展。地標中心執行長艾美‧米諾(Amy Mino)表示,台灣這次的展覽是她看過內容最豐富、顏色最鮮豔、吸引最多觀眾的一次,她對台灣社群義工們的努力付出相當感動。這次活動由於眾多台美人齊心合作,提高了台灣在明州的能見度,許多義工與蒞臨參觀的台美人均表示與有榮焉。

台灣線上圖書館(Taiwan Online Library)展示攤位的內容,由梅克勒斯特大學(Macalester College)的地理系副教授張儀君,與康乃迪克州立大學(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社會學準博士陳柏甫,詳盡整理台灣的人口與社會發展。內容包括:

台灣人的祖先:

根據考古學教授彼得‧貝爾伍得(Peter Bellwood)的研究,台灣是南島語系的源頭與最北部的地區,約在五千年前,南島民族從台灣出發,橫跨太平洋、印度洋,向菲律賓、印尼遷徙,最遠到達夏威夷、紐西蘭與馬達加斯加島。今日台灣的原住民的語言,仍可與太平洋、印度洋上的島嶼的遠親溝通。台灣人的祖先大部分來自早期的原住民、四百年前的中國移民與日本人等混血,另有2%的原住民,10%的人口在二次大戰後由中國移入。

台灣近代歷史:

十七世紀,荷蘭以大員(今台南安平)為據點,佔領南台灣約四十年,發展其遠東貿易。接著中國清朝統治台灣兩百多年,直到在1895年割讓給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二次大戰後,國民黨被中國共產黨擊敗,逃離至台灣,實行戒嚴法,直到1987年。在1996年台灣實施第一次民選總統,成為民主實體。

台灣經濟作物:

十六世紀,葡萄牙水手發現台灣時,驚嘆「福爾摩沙」,意為美麗的島嶼,此名稱因台灣的紅茶、烏龍茶出口而廣為西方國家所熟知。十九世紀,台灣南部大量生產稻米,之後北部山區種植的茶葉、樟腦、木材成為商業主流,商業城市如艋舺、大稻埕地區興起,後來成為台北首都的前身。二十世紀上,在日本統治下大量生產蔗糖,輸出至日本。台灣高山種植的樟樹,曾使台灣成為世界最大的樟腦出口地。

台灣早期房屋:

二十世紀中以前,台灣雖有稻米、蔗糖等農作物,但其他資源有限。鄉下蓋房子的造磚材料是混合米糠、甘蔗渣與泥土和水製成。當天提供材料給觀眾試做,頗受小朋友歡迎。

台灣經濟發展:

冷戰(1947-1991)期間的前三十年,台灣是美國的主要同盟國家,在美國的援助與世界經濟的轉變之下,台灣得以從農業生產轉型至新興工業國,1970年代與香港、韓國、新加坡齊名成為亞洲四小龍(Asian Tigers)。1980年以前,台灣著重勞力密集、低成本與部分高污染工業,像拆船業,曾在高雄盛極一時。另有許多小型工廠遍布全台,生產各樣產品,如成衣、玩具、雨傘與消費電器等。之後台灣的工業晉升全球科技潮流,例如新竹科學園區成立,知名電腦品牌有宏碁(ACER)與華碩(ASUS),另有富士康(Foxconn)與台積電(TSMC)。當天現場還有廠商贊助展示台灣知名腳踏車品牌捷安特(Giant)。

2012 明州台灣電影節

2012 明州台灣電影節 台灣線上圖書館電影節籌備小組撰寫

明州台灣線上圖書館自 2009 年成立為非營利組織以來,已經舉辦了三屆的電影節。今年電影節 的籌備早在六月中開始:從台灣新聞局贊助的影片裡,籌備小組精心選擇了兩部兼具娛樂性與 台灣本土文化的影片:「等待飛魚」與「功夫灌籃」。當天兩場電影共吸引了 200 位觀眾,大 家對於影片內容頗為讚賞。

活動中也抽出兩位幸運觀眾,獲得由王宏恩的燚碼工作室所贊助的 親筆簽名音樂專輯「走風的人」與「戰舞」。台灣線上圖書館也在活動當天提供中文書籍借閱 與珍珠奶茶,使大家輕鬆享受一個夏末的午後。 有關「等待飛魚」內容: 「等待飛魚」以台灣蘭嶼這個渾然天成的世外桃源為背景,呈現當地原住民的純淨性格,有如 環繞蘭嶼澄徹的大海。

影片描述一個從台灣到蘭嶼工作的台北都會女子,當她感受到當地原住 民真心付出的關懷時,漸漸卸下了都市人的冷漠與寂寞的圍籬。女主角雖然因著現實的需要回 到了都市,但是在聽到男主角透過收音機節目中的傳話,知道在那遙遠一方的情誼,是不會因 為距離與時間而改變,這也是本片動人之處:一種能超越不同種族的關懷,根源自心中真誠的 愛。

影片中清晨的陽光灑在蘭嶼湛藍的海面上,海水有如藍寶石般發出閃耀的光芒。成群的飛魚就 像海中的跳遠好手,一隻接著一隻從海面中竄出,跳得又高又遠,接著噗通噗通潛回了海中。令 人嚮往這種藍色靜謐的愜意,也想像飛魚一樣恣意忘遊在大海和天際中。「等待飛魚」帶領觀 眾來到這個清新的沙灘,跟著片中的主角們乘著飛魚的翅膀一起追求夢想、追求愛!

有關「等待飛魚」男主角王宏恩: 關於男主角王宏恩,有人因為「等待飛魚」這部影片而喜歡上王宏恩的歌,我則是在多年前於 台東,一個有流星的夜晚,被王宏恩的歌聲深深撼動,如今看「等待飛魚」時讓我重遇那位純 樸開朗的原住民青年。 宏恩來自台東布農族,從高中開始常拿吉他自彈自唱,並將歌聲錄成卡帶。「等待飛魚」中的 「月光」這首歌曲,原是宏恩到外地求學時,覺得自己有如漂流異鄉的少數民族,每當寂寞委 屈時,便對著月亮唱歌,因為在家鄉的奶奶說她聽到了便會為他禱告,我想這也是身在美國的 華人遊子所能深切體會的。聽過宏恩的奮鬥故事,我看到一個誠實面對自己的純潔靈魂,接納 自己與別人的不同。雖然一路走來艱辛,也曾經走迷,但最後仍堅持回應上帝給他的天賦,用 歌聲與行動為別人帶來祝福。

有關「功夫灌籃」內容: 另外選播的「功夫灌籃」,在 2012 年的華人圈中,因為有了林書豪在 NBA 的灰姑娘劇情,而 勾起了更多人對籃球的興趣與認識。「功夫灌籃」是少見的以籃球為主題的電影,在本片中仍 有周杰倫的「慣例」,為他所演的作品量身訂作主題曲,本片緊張的賽場配上周氏熱血的音樂 「豆腐」,能讓您像看林書豪打 NBA 時一樣沸騰! 「功夫灌籃」是由台灣朱延平導演的動作喜劇電影作品。

本片由周杰倫、曾志偉、蔡卓妍領銜 主演,還有新生代明星像是素有「小金城武」之稱的陳柏霖、與「全民最大黨」阿 Ken 參與演 出。如同劇名,「功夫灌籃」的故事重心為籃球結合功夫所組成,導演除了大量運用特效處理 在這兩項重心之外,劇中也穿插並衍生出搞笑、親情、愛情、商業競爭等元素。 朱延平是台灣八九十年代最成功的商業片導演,他製作過像是「異域」這部沉重戰爭片,「火 燒島」這部監獄鬥爭電影卡司;其中「新烏龍院」的系列,更是帶起一波國片的熱潮,該系列 成功捧紅釋小龍、郝邵文兩位童星,直到現在仍在台灣境內的有電影電視台輪播。

在「功夫灌 籃」這部電影中,您可重見朱氏在新烏龍院系列的元素,直述不拖泥帶水的主線,點綴以淺顯 的搞笑鏡頭,各年齡層的民眾皆能輕鬆欣賞而不需費心斟酌情節或幽默。 有關「功夫灌籃」男主角周杰倫: 「功夫灌籃」中飾演男主角的是影歌多棲的亞洲巨星周杰倫。本片中可以看到他一貫的沉默特 質,但「功夫灌籃」也讓他展現了他的街球技術,因為周杰倫本人私下是真的會打街頭籃球的 喔! 14 歲時父母離異,周杰倫與母親相依為命,長大後相當孝順母親。周自小對音樂表現出濃 厚的興趣與極高的天賦:3 歲開始學習鋼琴,16 歲嘗試作曲。目前他展露才華的領域有:音樂 創作、音樂製作、電影演員、劇本創作以及電影導演。1997 年 8 月,他首次亮相螢光幕前,當 時是為參加選秀節目「超級新人王」的高中同學擔任鋼琴伴奏。雖然同學最終並未獲獎,節目 主持人卻對周杰倫的鋼琴技巧印象深刻,進而與其簽約。周杰倫於受到好友的影響,開始接觸 及信奉基督教,在 2011 年中一套電影的開鏡儀式中,周杰倫對工作人員說:「因自己信了基督 教,不能拜其它偶像」,他並決定於 2012 年受洗加入教會成為基督徒。